【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的进程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被忽视。
中期——午后低热,疲惫倦怠,食欲不振,消瘦,失眠,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
后期——发烧,胸闷,咳嗽,吐痰,咳血等。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持续低热、尤其是午后体温升高,夜间入睡后大汗淋漓即盗汗、浑身乏力,且大于两周以上,日渐消瘦或有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诊治机构就诊!!!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但需注意:
密切接触:与患者长期共处(如家庭成员)感染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如宿舍、监狱)易造成传播。
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约5%-10%的感染者会在免疫力下降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①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
②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核病;
③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④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
⑤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医疗卫生人员。
身边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怎么办?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患者早期症状轻微或没有明显症状,常不引起注意,有的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如果自己或周围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及早确定或排除肺结核诊断。及时就医不仅有助于及早规范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更可避免传染他人。

如何预防结核病?
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意吐痰。
②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③为儿童接种卡介苗,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
④尽量不前往结核病人聚集场所,包括结核病医院等。
⑤健康管理: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让结核菌难以攻破身体防线。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消除肺结核的社会危害
守护健康呼吸
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