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由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理查德·马斯兰著,顾金涛翻译。是一部从视觉神经生物学切入,探讨人类感知与认知机制的硬核科普著作。书中对视觉信息从光线进入眼睛到大脑完成识别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该书的论述突破了传统科普书的表层解释,从视觉的“参数化”世界、神经网络的动态可塑性、跨学科融合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创新视角。
该书不仅是神经科学爱好者的知识盛宴,同时也为残疾人工作者点亮了科学之光。它至少从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实践启示:
一是理解感知代偿机制:视觉障碍者常依赖听觉、触觉等感官代偿。书中对多模态神经网络(如赫布理论中视觉与嗅觉、情感的关联)的阐释,为开发多感官辅助设备(如触觉导航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二是推动社会认知变革:书中强调“识别”依赖大脑对抽象特征的提取,而非物理细节。这一原理呼吁社会打破对残疾人“缺陷”的刻板印象,转而关注其独特的认知优势(如盲人的听觉敏锐性),助力包容性就业与教育。
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强烈建议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