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是学校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不得不与之发生联系的工作。服装艺术系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体成长的“三全”育人工程。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此项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的基础和优势,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以提高全系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时代新人为根本,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重点,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构建主线清晰、理念先进、定位精准、体系完备、队伍精干、模式创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三全育人”内容
(一)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指全员发动,全员行动。使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而展开。学校的存在基于学生的存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而展开,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学校要求纵向到底,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工深入一线,关注、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学校首先要求所有领导在“三全”育人工作中起表率作用,主动参与。学校所有教师破除教师只管教书的观念,把教学工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育人而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也要主动对接育人工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学校的育人工作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长期坚持的工作,它包含在整个育人的全程之中。全程育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学校将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配合,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学校还将加强与社区、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谋求社会力量对育人工作大力支持。全程育人还必须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有效整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让学校的育人工作充满整个校园。倡导并构建“和谐、清净、文明、向上”的校园。真正达到“学校无闲处,处处能育人”的目标。
(三)全体成长
全体成长是指是指在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最终使学生达成学校“三基+特长”素质教育模式所倡导的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终极目标。
三、实施策略
1.制定切实可行的包保帮扶计划,突出重点,并记好三全育人工作日志。
2.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每人包保3至5名学生。并建立包保帮扶活动档案。
3.包保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帮扶。
4.学校要求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帮扶和一次分散帮扶,帮扶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辅导学习,与之谈心,交流思想,进行家访等。
5.学校确定重点包保帮扶学生,重点包保帮扶学生包括如留守学生,家庭离异学生,学困生等。
6.在包保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十六知晓”即: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成长规律;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思想;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