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网站!

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成果   >   正文

变“特殊”为“特色”——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开辟残障学生就业新路径

作者: 刘佳琦   信息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 2022-10-04

变“特殊”为“特色”——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开辟残障学生就业新路径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也是民族个性和审美的体现,更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这些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充分发掘听障学生的潜能,变特殊特色,走出了一条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之路,为听障学生开辟了新的创业就业之路。学院探索与实践的听障学生非遗教学成果《基于手工技艺传承的一主线四平台普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一等奖。

2014年,学院依托《基于一主线四平台的听障学生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6个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同年,在学院部分班级开展试点,历经4年实践,至2017年形成高职听障学生一主线、四平台手工技艺传承培养模式。从2017年至今,学院服装艺术系以培养厚德育 精技能 善创新 回主流的高职听障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技艺传承创新为主线,搭建以一主线、四平台(大师工作室平台、手工技艺传承创新平台、民艺研学实践平台、名品资源转化平台)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听障学生职业教育新模式。

手工技艺作品在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硕果累累,学生作品商品化实现新突破。墩绣旗袍在国际时装周大放异彩,听障学生的扎染、刺绣、剪纸等特色鲜明的非遗作品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省级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各项赛事中获奖达40余人次,学生实现非遗手工艺就业200余人次,创业率达17%

传统手工技艺教师队伍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发以传统非遗技艺为主的校本教材7本,出版教材6本,修订非遗课程教学标准3门,发表论文27篇,立项课题1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1项,撰写非遗技艺有关软著8项,建设山东省技艺技能创新平台3项,研究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培养教学体系及方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受理。

学院牵头成立了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非遗职业教育委员会、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残疾人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心、山东新时代残疾人教育研究院,被批准为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多项研究获中华职业教育社优秀成果奖。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每一项技艺的传承都是手艺和其作品的传承,是中国几千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智慧的传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前程广阔。

听障学生丰广巨荣获齐鲁最美大学生称号

听障学生创作墩绣作品《中华魂》,象征中华儿女勇于奋斗、不畏艰辛的精神

听障学生草木染作品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  版权所有